右上角聯(lián)系方式
cache
Processed in 0.019114 Second.

實驗室臺式安瓿灌封機的開發(fā)過程-滿是汗水、血水和淚水

文章來源:http://www.internetpleasures.com 發(fā)布時間:2023-08-20 瀏覽次數(shù):181

任何一款設備存在即是合理,都有一個雛形到完善的階段,也有一個從滿是不足到成熟的過程,更是一個從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的走向。我們的這款實驗室臺式安瓿灌封機也不例外。人家拍片都會有個記錄片或者花絮,那我們也把從藍圖變成成品的制造過程給大家講講吧。


   埋頭苦干做產(chǎn)品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備受煎熬的過程,遇到的攔路虎問題甚至會有種讓你想把設備給砸了的沖動,即使前期你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后面還是會遇見不少問題,做設備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在做掃吹灌封一體的安瓿灌封機之前,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但是實際在測試過程中解決一些問題所耽誤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

    

    我們最先考慮的問題是設備的體積問題,由于這款小設備是定位于實驗室科研用的,首先就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需要方便搬運,如果有必要,那是可以放進超凈臺里去工作的,光是體積和重量的問題,就決定了我們要選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設備功能,比如分度方式到底是機械式的還是電子式的,升降方式用電缸還是氣缸,電機選直流還是交流,都得考慮進去。根據(jù)我們預設的電氣框架,買好對應的零部件,我們就可以來設計尺寸了,設計出錯了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設計錯了的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導致整個地方都需要區(qū)域性修改,那才麻煩,加工件忘標公差,尺寸忘預留,就給本來復雜的設計增加了不少阻力。別看設計出來的成品還過得去,實際上某些零件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修改或者更換了。

設計改了4次的中心撥盤

設計改了4次的盤子


小改了6次的機架

小改了6次的機架

廢了的不銹鋼工件

廢了的不銹鋼工件

    圖紙上定好的東西,往往在實際加工和操作中都會有不少的誤差,這種情況是嘴難預料的,即便是從業(yè)20多年的老設計師在面對非標設備的設計上也難保不出錯,所以也別說非標的設備貴了,那是設計熬了多少個夜晚,掉了多少煩惱絲堆出來的。第一臺非標出來的設備大多都丑,還捉襟見肘,主打一個功能實用性,經(jīng)驗積累過后就會好很多,就相對完善了,開發(fā)新設備和研發(fā)新藥一樣,前期工作多,新藥需要臨床試驗,新設備需要經(jīng)過市場的檢驗,道理是一樣的。每一臺設備的背后都充滿汗水、淚水和血水,做設備的,沒有幾個不被自己的設備傷到的,劃傷更是家常便飯。 設備在家調(diào)試好好的,到了業(yè)主家里就水土不服,各種問題就來了,關鍵是查了半天還找不到原因,這樣的情況也經(jīng)常遇到,網(wǎng)上都流傳著一個段子,設備出門之前工程師都要拜上一拜,祈禱不要出事,這充分說明了一臺設備涉及的知識方面太多了,如果讓你來做,你還覺得設備貴嗎。一臺設備的成功,承載著多少失敗設備的期望,同樣,一個零件的合適合理,之前廢了不少零件,除了這些問題,用戶的使用環(huán)境,物料屬性,使用習慣,常規(guī)邏輯必須都得考慮進去,還有對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時間進行的預判及防范。

   


   


cache
Processed in 0.019114 Second.